欧宝体育app张信哲

欧宝体育app张信哲

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大会发言来了!10位委员建言献策促发展
    来源:欧宝体育app张信哲    发布时间:2024-01-30 21:50:29

  1月27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员会议,1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陕西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大会发言。

  1月27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员会议。(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摄)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动能。习强调,“整合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内涵,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将为我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处于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阶段,新质生产力增效显著,但体系尚未形成。首先,总的来看,经济提高速度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稳步的增长缺乏内生动力。其次,长期以来,传统化石能源产业在我省经济结构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双碳”目标下面临严峻的降碳减排压力,绿色可持续发展动能不足。第三,我省虽为科教大省,但还不是科教强省,丰富的科教资源对生产力的转化应用贡献不足,产业体系升级缺乏创新驱动。最后,我省处于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外向性薄弱,内外双循环流通性不够。

  按照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省要坚持教育科学人才协同发力,深入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八大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陕西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一、加速创新驱动,激发科技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是科学技术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我省要坚持科学技术人才战略,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阵地,培育“高精尖缺”创新人才,加快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人才为本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以科学技术创新为源释放新质生产力。要抓住西安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双中心”建设机遇,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光子信息、半导体芯片、超导材料、高端装备制造、RNA生物技术等新赛道、新领域,发挥我省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中心和产业集群,为打造新质生产力体系注入科技动能。

  二、提高开放水平,服务新发展格局。开放型经济为传播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内外双循环通道。我省要立足于西部对外窗口,探索创新合作,将新质生产力嵌入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外向型经济扩张。一方面,要深化陕西“高标准自贸试验区建设”战略,完善对外贸易政策,探索自贸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引新质生产力投产落地。另一方面,要坚持“一带一路”倡议,以西安为枢纽,加快建设中国-中亚经济走廊,依托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科学技术等优势产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亚地区建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联盟,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外向通路。

  三、加快能源转型,撬动绿色经济效益。绿色创新是推动降碳减排的新质生产力。要通过“双碳”目标引导陕煤、延长等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加速绿色创新和效率变革,构建传统化石能源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创新的绿色发展路径,探索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的新质生产力体系。依托我省工业副产氢优势,打造西部氢能产业链。同时,设计动态可调的能源价格机制,以市场供需和价格规律推动新旧动能迭代,推广清洁能源,撬动低碳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经济效益。

  四、做强数字化的经济,赋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的条件。我省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新兴科技公司,为推动数字化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质生产力。要抓住数字化的经济转型机遇,借助秦创原平台,加快传统商业模式数字化创新,构建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新质生产力体系,扩张数字消费空间。要加快5G、千兆网络、算力、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以新一轮工业数字化加速转型为契机,借助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工业管理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带动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为我省高水平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长效驱动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坚持制造业为本、实体经济为重,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全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2023年,全省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航空产业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隆基绿能光伏组建产量全国市场占有率达20%,秦川机床数控磨齿机、螺杆磨床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等项目投资大进度快,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断赋能。

  但是与先进省份相比,陕西装备制造领域千亿级企业仅2家、百亿级企业15家,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大公司数都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表现在:一是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比例、生产的全部过程信息系统的覆盖率和设备的工业联网率较低,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二是配套企业分布较散,工业园区相关配套产业聚集度不高,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地。依托航空航天、电力装备、数字控制机床、卫星及应用、光伏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明确陕西在这五大领域的战略任务和路径,形成以创新引领、智能高效、绿色低碳为核心特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体系。深化省内航空航天领域合作,推动“航天研发+阎良制造”“西安研发+汉中制造”,争取国家重点项目落地,打造世界级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差异化推动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资讯、研发、服务、营业销售平台和机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创设国际标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和服务体系。

  二、积聚创新资源,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利用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契机,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陕西设立航空航天、光电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和高水平的成果转化中心,支持在西安布局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工业软件等方面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解决一批“卡脖子”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积极培育科技型领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公司参与政府部门政策编制和科技发展规划,参与技术创新决策。搭建高端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研发技术应用。组织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推动企业向全流程、多领域智能协同运营转型。

  三、深化协同发展,高水平谋划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支持央企与陕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在数字控制机床、输变电、民用无人机、增材制造等领域融通创新、协同发展。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产业园区外企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围绕陕汽、比亚迪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鼓励配套企业集聚,扩大本地配套规模,全方面提升汽车装备制造水平。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度版目录,研究出台贴合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非公有制企业有序准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举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优化组合,提高产供销一体化水平,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国际知名度。

  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积极推动落实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财政补助、研发经费统计“清零”奖励等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奖励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力度。依托信用中国、工信管理等平台,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生产经营状况,形成企业未来的发展评估报告、应收账款净值评估报告、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报告等,提升银行授信能力,推进信用融资。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大力引进高端装备产业研发设计人才。依托职业院校,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在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部署实施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工程,为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了路径。

  陕西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尤其是钛、镁、钒产业具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目前宝鸡钛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世界第二;榆林金属镁产量连续11年位列全球第一,逐步确立了“中国镁谷、世界镁都”的地位;商洛市钒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钒产品占全国市场占有率超15%。宝鸡、榆林、商洛正围绕钛、镁、钒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规模。这些产业都可能使陕西在掌握行业话语权、争取发展主动权方面实现新突破。但另一方面,钛、镁、钒产业还处在产业链最底端,面临环保以及与其他省份竞争压力巨大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积极对接部委,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式,支持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对接和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对钛、镁、钒这些有战略价值的产业,采用类似支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紧抓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军工领域的技术、装备、加工等优势,加快钛、镁、钒等新材料军民融合步伐,为国防工业提供有力支撑。探索运用碳排放权交易或碳汇交易等方式,支持陕南-陕北采用碳交易方式协同发展,用新思路新模式兼顾环境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平稳推进产业升级转型。

  二、加强研发创新,注重培育高端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抓住西安“双中心”建设机遇,依托秦创原创新平台,积极申请在西安建立钛、镁、钒等金属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强“瓶颈”基础科学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步伐,做大做强产业,做优做精高端产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进一步深化联合创新机制,与高校建立创新联合体,形成产学研用合作体系,推动产业协同攻关,成果快速转化。围绕产业集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重视品牌建设,通过举办展会、推介会、媒体推广等多渠道提高产业知名度,带领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精心培育名优企业。

  三、墩实链主企业,依托园区聚集优势,形成完整产业链。紧跟上下游配套需求来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营造“链主企业牵引、中小企业集聚”的创新生态,构筑完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链条“输血”,引领上下游企业提升,推动产业集群聚集发展。以宝钛集团、榆能集团、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鼓励产品同类、市场同向、生产要素互补的企业通过种种方式来进行联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促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公司集团。以省市重点工业园区为依托,聚集一批金属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户当地园区,着力打造宝鸡钛合金、榆林镁合金、商洛钒合金高新材料产业区,提高产业聚集度和资源利用率。

  四、丰富发展要素,优化杠杆调节功能,探索运作新模式。探索“钛镁钒交易中心+金属收储”的“产业+金融”运作模式,组建陕西战略金属资源收储基金,建立陕西金属资源储备库。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企业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资源优势,对钛、镁、钒等金属进行战略储备。行业波动时采用收储、抛售的方式来进行调控,平抑金属市场行情报价有几率发生的剧烈波动,在条件成熟时成立陕西金属交易所,提高产业定价话语权。

  “建好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是习对陕西发展的殷切关心和巨大支持,为我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动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4年是西安“双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推进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对于汇聚世界一流人才、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区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经济竞争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有利于推动我省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以此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此,建议:

  一、以优化实验室体系建设铸造“硬支撑”,构建科学中心技术基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要加强我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支持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布局前沿科学中心、交叉学科中心,有组织地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根基。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实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我省优势领域完善陕西实验室体系,推进空天动力、含能材料陕西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并争创国家实验室,围绕旱区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陕西实验室,推动在陕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二、以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强引擎”,构筑科技成果转化硬平台。要坚持“建设一批、争取一批、预研一批”,全力推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电磁驱动聚变等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梯次发展格局。以解决省内科学技术问题为导向延伸创新链,依托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立“沿途下蛋”机制,省市联动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重大科学技术研发计划,加强对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空间科学等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问题的超前部署,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技术。

  三、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新模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释放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要充分的发挥“三项改革”点火器作用,启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事前约定收益的职务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机制”“基于财政补贴降低融资成本的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改革,支持试点高校、科研院所自行转化、合作转化或由政府平台公司打包托管转化,大力推广“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转化模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搭建多类型高能级综合协同创新平台,实施人工智能、超导、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加快培育新动能。

  四、以科技产业金融深层次地融合夯实“优保障”,拓宽成果转化融资渠道。支持西安创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创新金融服务,打造创新互助基金生态链,健全“股贷债保”联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丰富科创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研发贷、成果贷、人才贷、科技保险等信贷保险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模式,引导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来西安发展,支持域内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等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拓宽以上市为抓手的科创企业成长进阶之路。

  五、以加大人才招引提升“软实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依托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设施、产教融合等高能级平台,通过实施特殊人才点对点服务等政策,全方位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基础学科人才等,打造梯次合理的“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建设三支“双创”人才队伍,即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经纪人队伍,集聚一批“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打造一批科研人员创业、大学生创业等“新双创”队伍,以“项目制”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高等院校人才教育培训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经济强省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和习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县域经济的地位不断凸显、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一直在优化、效益不断的提高。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县域生产总值1.13万亿元,预估全年将达到1.6万亿元。县域经济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表现亮眼、成绩喜人。但总体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依然存在瓶颈亟待破解:

  一是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支撑不足,2023年前三季度县域经济提高速度低于全省经济提高速度1.4个百分点。二是县域主导产业都会存在“不大不强、不专不优”的现象,县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释放开来。三是县域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近8成的县(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低于全省中等水准。四是县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县域生产总值200亿元以上的县(市)大多分布在在关中和陕北地区。五是县域综合承载力不强,全省65%的县城建成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普遍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高,镇村人口净流出的趋势十分明显。

  县域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必须深刻认识到实现我省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在县域、短板在县域、潜力也在县域,要坚定信心和决心,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情况,努力把短板变成发展跳板,全力在新起点上推动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项目破题”释放县域发展爆发力。实施“三企入陕”“三请三回”等行动,积极招引大投资、大规模、大牵引的项目,大力引进“5020”项目和集群化、配套化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项目,促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途好、环境友好型项目竞相落地。探索推行工业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容缺预审”机制,支持西安、宝鸡等装备制造、车辆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飞地,对全省县域发展考核排名靠前的县(市)给予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二、“产业破局”形成县域发展支撑力。开展县域主导产业“领跑者”企业培育工作,提升产业聚集水平,走“领军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推进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100亿元左右的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西凤酒业为主的食品加工业,奶山羊为主的畜牧业,苹果、猕猴桃为主的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装备、人工智能装备等新型产业,市、县按照省级基金投入的同等规模配套,基金捆绑使用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设立省级标准厂房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各地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开发、标准化建设、功能化配套、市场化推进的标准厂房,强化产业集群载体支撑。

  三、“改革破壁”打造县域发展驱动力。试点推行“市县同权”改革,构建市县一体化、扁平化审批机制,法律和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实施层级的事项直接下放县级,加大放权赋能力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建议将每月1日-25日设为“企业安静生产期”,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优化用好“秦务员”“陕企通”等政务服务平台,推行“全产业一链办”、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探索实行“工业快批”“智能秒批”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四、“创新破格”激发县域发展引领力。建设“网上常设技术市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施技术交易“后补助”,对线上完成技术交易的受让方、转让方、中介服务机构,分别按照三项预算结构技术交易额的2.5%、1.5%、1%进行补助。完善市级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推行科学技术创新券等模式,设立三级联动科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秦创原对县域经济开发区的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和支持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型企业迭代升级。

  五、“城镇破茧”提升县域发展承载力。实施县城设施更新提升工程,深入总结郝家桥、高西沟、金米村等典型经验,加快编制县城、重点镇设施更新提升工程规划。探索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承载力提升路径,在韩城、神木、黄陵、凤县、岐山、礼泉、蒲城、富平、城固等县(市)设立试点,健全县域商贸流通网络,建设一批商品化加工载体,布局一批现代化冷链设施,打造一批高效率运输通道,全方面提升县城发展承载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也在农村。“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面貌,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范例和典型样板,具有很强引领示范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50余个,累计打造7个产业集群、84个中省产业园、59个产业强镇,探索形成“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陕字号”乡村治理经验。

  对标“千万工程”先行省份,我省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为: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全国共认定770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我省仅认定29个,其中16个位于关中片区。从三产融合看,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1,低于全国中等水准,且70%为初加工产品。二是资源供给不充足。倾斜安排衔接资金49.4亿元,占全省47.6%。对比来看,甘肃省倾斜安排衔接资金139.2亿元,占全省68.8%。我省获批财政部农村环境整改治理资金预算1.21亿元,河南省获批2.79亿元。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共256个,我省仅8个。三是发展体系不健全。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61个,仅占涉农县区的58.6%。全省计划编制3196个村庄规划,截至2023年9月仅完成50%以上。在基层治理中,还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疲软、基层干部“优亲厚友”、村民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为此,建议:

  一、科学布局乡村空间,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结合三大片区地形地貌,高标准编制精品示范村规划,充分彰显关中农耕文化渊源深厚之美、陕南秦巴山水灵动之美、陕北农牧交错广袤之美。聚焦“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重点任务,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短板,让现代文明生活惠及农民。依托自然地理、河流水系、重要景区等,集中连片提升村庄风貌,一体推进自然要素和生产生活要素整合更新,实施“无废乡村”建设,持续不断的增加乡村“颜值”。

  二、畅通要素配置通道,筑牢和美乡村建设根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推动农村资源要素更好“流动”。及时跟进财政、金融、土地等普惠政策力度,支撑农村三产融合用地需求。加大凤堰古梯田等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村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人才、智力、技术、管理、服务要素通道,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先进理念进村入户。

  三、推进“三农”政策集成,聚力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以“千万工程”为牵引,以“苏陕协作”为抓手,探索构建合理的“消薄飞地”“产业飞地”“生态飞地”等协作模式,助力缩小地区差距。深挖潜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陕农”优势品牌,突出联农带农培育场社,发展“美丽乡村+”农业、休闲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缩小城乡差距。推广岐山“一碗面”经济的经验,加快一二三产深层次地融合,让“三秦”百姓深度嵌入产业链,缩小收入差距,在农业现代化征程中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以机制创新赋能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有序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遵循“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持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广运用“一核四会五个一”“321基层治理模式”等抓手载体,让农村既充满了许多活力又安定有序。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优配强乡村“领头雁”,建立近亲属备案制度,构建“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凝聚群众、群众热情参加”的乡村振兴格局,让“淳朴民风、乡村宜居”在三秦大地遍地开花。

  习对陕西开放发展高度关注、寄予厚望。2023年5月,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我省加快改革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中亚峰会上,我国同中亚五国达成多份双多边文件,签署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全省开放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积极落实峰会成果,将极大改善我省目前存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贸企业结构过于单一、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开放平台功能发挥仍不充分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对接融入国家外交战略,不断的提高开放层次。认真贯彻落实习提出的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八点建议”,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的策略全局,同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国家省市间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沟通交流,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努力争取中联办、外交部等中央单位支持,把更多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事交流活动放在陕西举办。全面加强省级城市间交流互动,提高我省与沿线国家友城间党政、经贸代表团互访频次,常态化举办省级投资、贸易、产业高质量发展类论坛。与沿线国家友城互设代表处,提高人员往来、人文交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便利度、活跃度、满意度。

  二、积极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做大做强开放平台。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次级节点建设,优化、增密国际货运班列,推进集装箱货运码头现代化、智能化改造,全方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支持汉中、延安、安康等机场开通更多国内国际航线,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直航比例。全面升级自贸试验区、浐灞国际港等开放平台,吸引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国家外向型贸易要素向陕西聚集,争取更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向型企业落户陕西。精准招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进出口贸易商来陕投资兴业,鼓励贸易商在陕建设对全国的海外仓库。

  三、持续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实现全方位互促共建。发挥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中医药、旱作农业、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学科优势,加强同沿线国家在畜牧兽医、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智慧农业合作、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等领域的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推动省内高校与沿线国家重点高校互相增加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名额,支持我省高校在沿线国家成立联合实验室,邀请高层次学者专家来陕工作。加快秦创原运行制度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步伐,支持沿线国家通过秦创原开展科学技术创新,鼓励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等国家在陕设立科技投资基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鼓励省内和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企业策划、包装、组织各类文体交流活动。

  四、着力优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聚焦“共建‘一带一路’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园”,深化拓展“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创建成果,逐步扩大合作范围,共设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双方优质企业互相建立海外研发生产基地。发挥我省打造能源化工、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文化旅游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优势,支持在陕企业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粮食加工等飞地产业园。鼓励沿线国家农产品、能源、矿产等产业龙头公司在陕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在陕投资规模,用好峰会提出的简化贸易程序,大幅度的提高经由我省入关的贸易比例,不断开辟贸易新空间、新领域、新赛道。

  习对陕西文化建设饱含殷切期望,要求“发掘和用好丰富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将文旅产业列入四大万亿级产业之一,全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10%,为实现万亿级文旅产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目前看,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文旅资源大省地位不匹配。陕西拥有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以文旅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深厚闻名于世。但2022年我省旅游总收入排名全国第15位,全省1674家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占全国总量的2%。而早在2018年,四川省文旅产业总产值已过万亿元大关。二是“文旅+”产业融合仍需“破圈”。我省文旅产业开发同质化程度高、差异化不足,如凤凰古镇、蜀河古镇等文化名镇名村虽然各具特色,但发展体系都趋向于“民俗+民宿+小吃”,特色化开发不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合而不融,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不丰富,难以适应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需求。三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省际协同发展不够。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占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的90%和旅游收入的75%,别的地方发展差距较大。省际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我省同周边省份文旅资源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但缺乏联动合作机制。

  当前,文旅市场加速回暖,文化建设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立足陕西丰厚文化资源优势,快速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一、优化文旅产业体系,打造文旅产业集群。构建特色文化品牌体系,发展新型业态。做大做强“西安鼓乐”“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北民歌”等文化品牌,持续提升《长恨歌》《梦长安》《驼铃传奇》《法门往事》《延安保育院》等旅游演艺剧目水准,形成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陕西文旅IP矩阵。以园区、基地为抓手,推动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为引领,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打造文化装备制造、毛绒玩具、陶瓷、皮影、剪纸、泥塑、农民画、石雕、编织、刺绣等产业集群,快速推进碑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项目、小雁塔历史背景和文化片区综合改造等项目。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方向,推动文旅产业链式发展。着力打造文娱演出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链、会展经济产业链、赛事经济产业链和出版发行产业链,形成“一业兴带百业旺”的文旅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推动跨界融合发展,塑造文旅融合样板。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对标国际文化和旅游中心建设目标,以周、秦、汉、唐文化内涵挖掘拓展为重点,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服务产品及服务体系。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与工业、科技、教育、体育、交通、水利、农业、林业、金融等深层次地融合,塑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陕西风格的农旅融合、茶旅融合、体旅融合、康旅融合产品,避免千村一面、千街一面。建设特色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依托我省“文化陕西”“山水人文”的核心文化资源,以西安为中心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级陕北文化、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三、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优化省内区域空间布局,以西安、延安、汉中等城市为锚点,提升关中历史背景和文化旅游带、陕北民俗及红色文化旅游带、陕南自然生态旅游带发展水平。强化跨省合作,探索省际文旅产业合作新机制,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协作区、陕甘宁边区红色旅游发展集群等跨省合作,打造一批项目聚集、辐射带动效应大的国家级跨省旅游精品路线。依托“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打造国际文旅中心,深入挖掘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共同“文化记忆”,在西安打造中国-中亚丝路文化交流中心、“一带一路”旅游联盟总部。

  近年来,我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全省10个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平均优良天数282.9天,同比增加3.2天。但是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问题仍较突出,PM2.5仍处于高位。近日,国务院颁布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了10个方面39项任务。为贯彻国务院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八个新突破”部署要求,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各方责任。夯实属地责任,坚持全省“一盘棋”,加强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的工作机制,以关中“三市一区”为重点,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夯实联防责任,协调山西、河南两省,加强完善汾渭平原常态化联防联控机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实现污染过程“削峰降速”,将联防联控从技术层面协商推进到深层次体制和重大利益的协同,形成区域空气环境治理新格局。夯实企业责任,带领企业自觉承担大气环境治理主体责任,逐步退出限制类涉气行业工艺和装备,推进传统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升级。

  二、坚持目标导向,狠抓措施落实。要目标清单化,各市(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应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为主要目标,兼顾其它指标,分解细化,列出清单,层层压实。要任务项目化,重点将优化产业体系、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多污染物减排等任务项目化,像推进招商项目一样推进治理项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推进降碳减污。要工作绩效化,每个目标、每项任务、每项工作都应明确内容、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等,年初下达目标责任书,年终严格考核,完成的给予激励,未完成的追究责任,问题突出的开展专项督察。

  三、实施重点突破,精准科学治理。着力在重点指标上突破,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力争到2027年各市(区)PM2.5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着力在重点区域上突破,举全省之力,使咸阳、西安、渭南等城市的空气质量根本性改善,退出全国重点城市排名后二十名。着力在重点领域上突破,产业体系方面,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能源结构方面,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逐步推进山区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实现煤炭消费量负增长;交通结构方面,快速推进重点行业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加强重型柴油车管控和物流车辆污染治理力度,力争到2025年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着力在重点面源上突破,要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探索建立生物质清洁化利用集中供热中心,实现“生物质燃料化”;要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流程、全环节综合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餐饮油烟、恶臭异味专项治理,稳步推进氨污染防控。

  四、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治理能力。深化大气污染成因研究,有明确的目的性提出防治新技术、新工艺,争取把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研究纳入国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创新重大行动。启动新污染物治理研究,力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做出陕西贡献。加强科技支撑,建立高层次专家帮扶组,对口帮扶各市(区),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县城全覆盖。

  五、加强机制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健全省、市(区)、县三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明确责任分工,规范预警启动、响应、解除流程。推行信息公开机制,定期公开重点涉气企业污染排放信息、各市(区)空气质量排名、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倒逼企业、部门、属地履行环保责任。落实监督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察,重视舆论监督,鼓励群众监督,支持人大依法监督,支持政协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

  习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的重要讲话饱含殷切期望、给予奋斗感召,激励我们发扬“赳赳老秦、励精图治”的那股子“拧劲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陕西的高水平发展离不开秦商的振兴。秦商也被称为“西秦大贾”或“关秦商人”,是陕西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自古就靠着这股“拧劲儿”誉满天下,以“厚德重道、勇毅精进、融创实干、义利报国”的秦商精神和“人硬、货硬、话硬”的秦商品格,开拓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茶马古道和盐马古道、古丝绸之路等,创造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盛世图景。如今秦商正以现代商协会的新形象再次异军突起,截至2023年我省共登记商协会等社会团体3.1万余家,其中全省性商协会近600家,已形成一支不可小觑的新生力量。2023年9月,我省召开了全球秦商大会,来自海内外秦商精英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但由于多种因素,我们在纵向历史上与老秦商相形见绌,在横向发展中与浙商、粤商和闽商拉开了一定差距,仍面临“舞台”不够大、“拧劲儿”不够足、“体能”不够强等困境。秦商精神是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是十三朝古都厚重历史背景和文化熏陶出来的,是先辈们奔走天涯奋斗出来的,是无价之宝,是精神支柱,必须古为今用、弘扬光大。我们要铆足劲传承和发扬秦商精神,打造秦商平台,叫响秦商品牌,重塑秦商形象,在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中再创辉煌!

  一、传承秦商精神,提振信心鼓干劲。坚定文化自信,挖掘秦商精神的时代价值,发挥其对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心剂”功效。建议由省工商联牵头,设立秦商精神研究机构,建立秦商博物馆,创办《秦商》杂志,大力弘扬秦商精神,塑造敢闯敢拼、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秦商形象。开辟年轻企业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立“三秦新生代企业家精英榜”,评选表彰奖励优秀新生代企业家。推行老中青三代“双向”结对传帮带,培养一批像北京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伦那样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秦商代表,形成秦商耆英、中流砥柱与新锐英才三代的传承格局,促使秦商人才辈出,擦亮秦商金字招牌。

  二、打造秦商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陕建、隆基、比亚迪等在各领域拥有显著成绩的大规模的公司,整合陕酒、陕菜、陕饼等“陕字号”特色资源,宣传西凤酒、肉夹馍和心特软等特色产品,打造新秦商品牌形象,重振秦商风采,引领产业链发展新高地。突出“头部效应”,聚焦我省经济发展新趋势,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发起攻势,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务实推进秦商持久长远发展。

  三、激发秦商潜能,勇担责任促发展。加强对秦商组织的政治指引、政策支持,引导其以高站位、大格局顾全政府、社会和会员的共同最大利益,自觉担当历史使命,担负社会责任,切实把的殷切关怀转化为强大奋进力量。将商协会视为我省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充分的利用商协会对行业发展洞察深入和可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成为对外联络的前哨和编外招商机构,逐步扩大秦商“朋友圈”,形成招商引资引智新动力。搭建广大秦商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平台,做好信息的精细化传递,完善“一次办好”“一站办结”等业务体系,塑造“重商、亲商、育商”的陕西新形象。

  四、凝聚秦商力量,主动融入大格局。对秦商的定义应开放扩展,凡是在陕西投资兴业、与陕西结缘结亲、为陕西发展贡献的海内外企业家朋友都可称为秦商。发挥秦商联络海内外的桥梁纽带作用,主动走出去,融入我国开放大格局,借助秦创原、丝博会、长安号前沿平台和载体,将力量紧紧汇集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培育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刀刃”上。做强做深发展大平台,结合“一带一路”纵深跃进、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的新开放格局,推动秦商军团加速向全国拓展、向“一带一路”进军、向国际迈进,促使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秦商力量涓流渭河、丰润三秦!

Top